立即下载
常德姑娘在浏阳,气排球“扣”开朋友圈
2025-04-21 09:41:38 字号:

常德姑娘在浏阳,气排球“扣”开朋友圈

不张“杨”,也“娜”样精彩

常德姑娘在浏阳,气排球“扣”开朋友圈

06版会客-3.jpg

凭借精湛的球技,杨娜成为球队主力二传,深得队友们信赖。刘珂摄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莫瑜

“好球!”4月17日晚,市体育运动中心体育馆副馆内正在进行气排球对抗赛。25岁的杨娜在一众高个队员中格外醒目,她如同魔术师般将球托向最佳攻击点,主攻随即完成一记势大力沉的扣杀,整套战术配合行云流水,令观众纷纷叫好。

四年一届的长沙市第十一届运动会将在5月拉开帷幕。正在进行对抗练习的气排球队员们,将代表浏阳参加成年组气排球比赛。随着大赛日益临近,他们的训练强度持续升级。

在气排球运动中,二传手需要具备快速判断局势、精确分配球权的能力,堪称“最强大脑”。这支由9男3女组成的球队中,1.66米的杨娜年龄最小、身高最矮,却凭借“托球如绣”的精湛技艺,成为球队主力二传,深得队友们信赖。

成长之路

虽然现在和队友们比起来显得个子不高,但杨娜当初之所以练习排球,却是因为“个子蹿得最快”。“小学四年级就被教练选中练习排球了。”训练间隙,杨娜笑着回忆与排球结缘的起点。

杨娜来自常德澧县,这座小城有着浓厚的排球氛围。“小时候,我们经常趴在栏杆边看人打排球,后来就慢慢跟同龄人一起打。”杨娜说,从小学四年级练习排球开始,她就一直没有停下来。“几乎没有了休息时间。”每天训练时间超过4小时,双手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脸庞与手臂也被晒得黝黑。

刻苦训练,也让杨娜很快就崭露头角。从小学到高中,她随队征战市赛、省赛,并拿到了二级运动员证书。

但成长路上并非一帆风顺。高中时期,当队友们的身高普遍超过1.75米时,杨娜的成长线却停滞在1.66米。对此,她选择用技术弥补不足,用刻苦战胜劣势。

“日复一日的训练磨炼了我的意志力,我对自己说要坚持下去。”凭着这份坚韧,杨娜顺利考入了湖南师范大学,“真的很感谢排球,感谢一直坚持的自己。”

运动快乐

大学时期,选择汉语言专业的杨娜,对排球的热爱没有一丝消减。大二接触气排球后,她发现这项运动对身高等硬性条件要求更为包容,转而专攻气排球,充分发挥技术所长,担任二传手。2022年,毕业后的杨娜来到浏阳,成为了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身份的转变、环境的改变,让杨娜一度远离赛场。

“我性格较为内向,但浏阳人格外热情好客。”杨娜说,气排球爱好者常常相约打球,她很快就融入其中,并且重新拾回昔日的感觉。

“当球到我手中时,仿佛它是我身体的一部分,即便我曾在一段时间里远离了它,但它始终与我相伴。”杨娜这样形容重返球场的感受。

球技出众的杨娜很快就在比赛中脱颖而出,参加了许多市级比赛。最近一次参加的全市庆“三八”妇女节气排球赛中,杨娜作为市教育局代表队的一员,和队友们一起在比赛中一举夺魁。

“来到浏阳这么久,这是第一次获得冠军,印象自然深刻。”杨娜说,浏阳气排球高手很多,大家通过比赛一起交流、一起进步。而她也凭借娴熟的传球技巧、敏锐的战术嗅觉和迅速的应变能力,赢得了大家的信赖。

在运动中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闪耀时刻,这或许就是气排球带给杨娜的快乐。

对话

气排球上手快,人人皆可成为达人

浏阳日报:排球这项运动给你带来了哪些体验?

杨娜:运动不仅考验身体素质,更是一场心理的较量,需要凭借顽强的意志力,让自己坚持下去。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在面对困难时能够更加从容应对。比如初到浏阳、走上工作岗位时,我压力很大,但我要求自己认真对待,不仅要去做,还要做好。如今,我很好地融入了这里。

排球是一项极具社交性的运动。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球友。大家经常互相切磋、交流心得,甚至相约组队参赛。

浏阳日报:如果一名气排球“小白”想体验这项运动,你有什么建议?

杨娜:气排球对新手十分友好,不仅规则方面没那么严格,而且球轻、弹力大,是一项集运动、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群众性体育项目,由于运动强度适中,适合各个年龄层次的人士进行强身健体。

新手熟悉规则后,可从基础动作——垫球、发球、传球开始练习,再结合实战积累经验。单人练习可对着墙垫球或发球,以提升控球手感;多人练习时,则可以配合练习一传、二传衔接,培养“一传到位,二传组织,攻手扣杀”的协作意识。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