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浏阳日报》理论版丨杨钢:中国革命在浏阳的光辉起点探讨
2025-04-22 10:45:00 字号:

文丨杨钢

浏阳是一片红色热土,这里诞生了胡耀邦、王震等6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30位共和国开国将军,有近2万名革命先烈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献出了宝贵生命。浏阳又是一方富有革命传奇的宝地,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革命先辈相继在这里领导革命,留下了丰富的革命足迹。

在文家市秋收起义会师纪念馆,纪念雕塑和展馆的主题都是“光辉起点”。什么是光辉起点?在中国革命史上,浏阳发生了三件大事,生动阐释了“光辉起点”的深刻涵义。

文家市转兵

中国正确革命道路的光辉起点

1927年9月19日,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一、二、三团在浏阳文家市会师。

当晚,前委书记毛泽东在里仁学校一间教室主持召开前委扩大会议。毛泽东深刻分析了全国革命形势,认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攻打中心城市暂不可能,必须改变原来攻打长沙的计划,把部队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中去,在当地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才能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他的正确主张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和支持,但遭到师长余洒度等人的反对。部队总指挥卢德铭坚决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批评了余洒度的错误意见。会议最后作出放弃攻打长沙,部队沿罗霄山脉南移、寻求立足点的决定。

9月20日,起义部队共1500余人集合在里仁学校操坪上举行会师大会,毛泽东作了“小石头砸烂大水缸”的讲话,精辟而生动地论述了大革命失败后的政治形势和党面临的任务,讲解了暂不去打长沙、打大城市,到乡下去、到湘南去,到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山区寻找落脚点、建立根据地的道理。

9月21日上午,起义部队在毛泽东、卢德铭的率领下,沿着罗霄山脉向南行进,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文家市转兵由此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正确革命道路的光辉起点。《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文家市会师转兵的历史意义定义为:“从进攻大城市转为向农村进军,是中国革命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永和会师

中央红军的光辉起点

1930年6月,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军和彭德怀、滕代远领导的红军分别组建了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按照中央“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命令,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三军团攻打武汉,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一军团进攻南昌。

7月27日,红三军团趁长沙守备空虚攻占长沙,7月30日成立了第一个省级苏维埃政府——湖南省苏维埃政府。8月5日,红三军团主动撤出长沙,向平江、浏阳转移。与此同时,红一军团进攻南昌受阻,转进湖南支援红三军团,于8月20日一举歼灭盘踞文家市之敌戴斗垣旅,史称“文家市大捷”。

8月23日,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一军团和彭德怀、滕代远领导的红三军团在浏阳永和胜利会师,正式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简称红一方面军,也称中央红军),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彭德怀任副总司令,滕代远任副总政治委员。同时成立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前敌委员会以及统一指挥红军和地方政权的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毛泽东任总前委书记和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主席。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对党政军实行统一编制、集中指挥,使中国革命的形式实现了从游击战到运动战的重大转变。

红一方面军成立后,即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主力和旗帜,在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的带领下,开辟了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一方面军成为我党我军人才成长的摇篮。“中央红军从浏阳永和走出”,永和会师由此成为了中央红军的光辉起点。

白沙首捷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光辉起点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全面爆发。

9月11日,毛泽东亲率起义部队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从铜鼓进攻浏阳。当日下午,第三团分三路围攻浏阳白沙集镇,仅用一小时左右结束战斗,毙敌20余人,生俘100余人,缴获一批枪支弹药。毛泽东喜称白沙首战告捷为“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并就此创作了著名诗词《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白沙战役后,三团在东门集镇受阻,面对合围而来的敌人,毛泽东主动将部队撤往上坪。在撤退过程中,听到一团在平江失利的消息,毛泽东在上坪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议,果断决定放弃攻打长沙,命令起义部队一、二、三团转向文家市靠拢。

在文家市里仁学校召开的前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做出了放弃攻打大城市,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的战略决策。

从白沙首捷到东门退却、上坪会议、文家市会师转兵,展现了毛泽东惊人的胆识与睿智,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开始,从头至尾始终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根本准则,这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所在。

之后,在领导创建中央苏区和反“围剿”斗争、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革命斗争中,毛泽东相继提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论持久战”“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伤人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思想,逐步形成毛泽东军事思想,成为了指导中国革命乃至广大第三世界革命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可以说,白沙首捷是毛泽东军事生涯的开端,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光辉起点。

【作者系市委办副主任、档案局局长(兼)】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