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让“一株苗”长成“全产业链” 柏加镇探索“花木之乡”共富新路径
2025-05-15 09:38:52 字号:

让“一株苗”长成“全产业链” 柏加镇探索“花木之乡”共富新路径

03版县域经济-2.jpg

近年来,柏加镇推动花木产业从线下向线上拓展,通过直播带货、电商平台等形式,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图为春光里工作室工作人员在直播带货。刘珂摄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蒋萌萌通讯员余嘉乐

5月的清晨,薄雾还未散去,位于柏加镇的中国·浏阳国际花卉苗木城(下称“浏阳国际花木城”)已是一片忙碌景象。花农们将一盆盆精心修剪、造景的盆景搬至店门前,阳光透过叶片间隙,洒下斑驳光影。

1925年,一株无核蜜橘苗跟随柏加镇“苗木创始人”陈熹漂洋过海,在当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此后,柏加镇抢抓机遇,陆续引进其他苗木品种,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如今,全镇花木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存量资产超300亿元,共有花木合作社、园林绿化企业400余家。

作为湖南省“花木特色小镇”,柏加镇不仅镇域经济“欣欣向荣”,群众生活更是“蒸蒸日上”。据统计,至2024年,柏加镇常住人口2.6万人,存款总额近40亿元,全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1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0.89。

从一棵“松”变成一片“云”

聚焦“升级”,开辟产业调优新格局

5月13日上午,烈日当空,让人有种时值盛夏的错觉。而在“南横线经济带”上,由湖南立沐园林绿化有限公司(下称“立沐园林”)打造的庭院展示点内,却透着别样的清凉——罗汉松枝干遒劲,线条自然、飘逸;日本红枫亭亭如盖,新叶层层叠叠,宛如会呼吸的锦缎……

走进庭院深处,工作人员正忙着给一棵红枫的枝干缠绕麻绳,做好运输保护措施。“明天一早,这棵树就将装车,运往一家民宿。”付俊雄是立沐园林的负责人。他介绍,公司今年一季度迎来了“开门红”,“相较前两年同期,销售额增加了不少。”

提及花木产业转型升级,他侃侃而谈:“近几年,市场对花木的审美逐渐转向自然化、个性化。我们在提供优质产品的基础上,还会针对客户提供的场景定制方案,通过打造场景式庭院园艺,提升花木产品附加值,推动花木产业由粗放发展向精致产业转型。”

柏加镇素有“中国花木之乡”的美誉,是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总体规划核心区。然而,前几年,柏加镇也曾面临花木供给过剩、附加值低等问题。面对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如何化解过剩产能成为花木产业转型升级的最大痛点,也是全镇上下关心的大事。

为此,柏加镇持续出台“柏花十条”等好政策、硬举措,全力提升花木产业思维,由“卖树”走向“卖景”,立足花境私人定制、庭院养护等新的市场需求,将“造型桩景+花境植物”作为新的增长点;由“货厢经济”走向“尾厢经济”,推出具有地域特色的“花木伴手礼”等文创产品,让各类微景观、小盆景通过汽车后备厢“飞入寻常百姓家”;由“观光式消费”走向“体验式消费”,开发教育研学、生态科普、盆栽扦插等沉浸式体验项目,让产品品质和市场销售实现大提升。

从一抔“土”变成一座“城”

整合资源,拓宽增收致富新渠道

走进浏阳国际花木城,整洁的街道和花农们往来穿梭的身影交织如画。这是中南地区最大的花卉苗木市场,于去年10月开业,一期占地面积126亩,共280个门店,商户入驻率达98%,2025年销售额预计超过10亿元。

在浏阳国际花木城的一隅,春光里工作室负责人李贝贝正在为一株小型罗汉松塑形造景。造型飘逸的罗汉松,搭配上线条灵动的蕨类植物、菖蒲,再以青龙石点缀……经过精心搭配,盆景呈现出独特的意境和美感。

“工作室主打创意类盆景,同时提供盆景DIY等体验式服务,客户群体主要是年轻人。”李贝贝介绍,经过两年多探索,工作室成功从工程苗木转向创意盆景与庭院景观领域,仅今年一季度营业额就有近80万元。

春光里工作室隔壁,则是一家有些“特殊”的门店——店外的展示区,摆放着一盆盆青翠欲滴的小苗;店内的货架上,则整齐陈列着各类农资产品。“这些小苗,都是柏铃村脱贫户种的,由村级免费帮忙代销。如村上的脱贫户王建国,去年通过代销增收3万元。”柏铃村相关负责人介绍,店内的农资产品则是柏铃村的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村级以成本价购入产品,再进行销售,2024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近20万元。”

目前,浏阳国际花木城二期、三期项目正在加速推进,未来将为柏加镇花木产业进一步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年,浏阳国际花木城将引入更多精品工作室,或可带动市场客单价提升60%。”浏阳国际花木城负责人表示,当前,浏阳国际花木城正通过从低端集散向精品赋能转型,从线下收租向数字经济迈进,从单一交易向产业共生发展,实现逆势突围。

从一个“ID”变成一座“基地”

创新形式,助推实现花木产业新目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消费者购物习惯变化,花木产业正加速从线下向线上拓展,通过直播带货、电商平台等形式,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

楠洲村作为柏加镇花卉苗木电商孵化基地所在地,今年正在大力打造直播基地。村部旁的旧厂房已焕然一新,门口被布置成庭院景观的“样板间”,楠洲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尧正带领团队进行直播,讲解罗汉松、网红亮晶等花木的卖点和搭配要领。

楠洲村此前的特色花木为罗汉松、塔柏,种植周期较长。如今,适销对路、多元化种植越来越重要,直播不仅搭建了线上销售平台,也为花农开辟了了解市场需求的窗口。

据统计,自开始运营“浏阳柏加直播电商基地”“楠洲村尧书记”等以乡村振兴为主题、助推乡村产业转型的短视频账号以来,楠洲村已举办电商培训8场,帮助农户销售小苗近30万盆,并成功推动15户农户实现销售转型。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3月销售高峰期,更是达到了单日售出20多棵造型罗汉松的成就。“在大数据时代,通过直播可以更好地感知外部需求,改变传统观念,种植市场上需要的苗木。”陈尧表示,他们正在转型发展庭院经济,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

与此同时,柏加镇也“量体裁衣”,为优势产业开通电商“快车”。通过组织花木电商培训,开设新媒体运用技巧、短视频制作与剪辑等课程,邀请产业带头人现场讲述创业故事,培育一批电商经营人才,助推实现浏阳花木“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

花木产业向线上拓展,花木电商对高效物流的需求也越发凸显。去年10月,柏加镇召开电商及物流相关行业座谈会,推动邮政开通由柏加直达长沙的花木电商快递物流专线,全面打通流通路径,助力柏加花木走出浏阳、走向全球。

从一个“产业”变成一条“全链”

融合发展,铺就“花”样共富路

明媚的5月,在“花木之乡”柏加镇,俏丽的不仅是枝头的绿叶和花朵。从个体商户到花木市场,从线下到线上,从盆景到庭院再到养护,整个柏加镇的花木产业链,都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动人景象。

“柏加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去库存、调结构、求增量,扶持了20余家原本从事工程苗木的企业向盆景转型,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各类国际展销会,打响柏加花木品牌,让传统花木产业由大树向小树转变,由卖树向卖景转变,由‘货厢经济’真正走向‘尾厢经济’。”柏加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客户主要基于工程需要来到柏加镇,看的也是大型罗汉松、黑松等工程苗木。现在,如果有游客来到柏加镇,也能从这里带一盆精品盆景离开。

同时,柏加镇全力做优“南横线经济带”,不断壮大花木产业“庭院经济”。目前,南横线两厢已建成庭院展示点10余个,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效应初步彰显。

在花木养护方面,柏云精品从“卖苗木”走上“卖技术”的转型之路,将“养护”作为主营产业,每平方米养护费用超12元。2024年,柏云精品全花木产业链收入超2000万元,其中养护板块收入超300万元,个性化花木服务覆盖全市近20个别墅区。

在积极推动花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柏加镇积极打好招商引资“主动仗”,引进英蓝教育科技产业园等项目,以项目建设助力镇域经济发展。

此外,柏加镇花木商会也组织精干力量前往深圳、佛山等地招商考察,与深圳市磊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招商洽谈,并初步达成投资合作意向。2025年,将力争新引进招商项目2个、湘商回归项目1个。

“作为首批湖南省农业特色小镇,柏加镇将始终立足花木产业发展实际,聚焦痛点堵点问题,围绕‘壮大富民产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主题,坚持先立后破、破立并举,做好‘升引退’三篇文章,奋力探索省级花木特色小镇转型新路径。”柏加镇主要负责人表示,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报告提出,要做优做强柏加等4个省级特色小镇。下阶段,全镇将奋力打造“长株潭融城先行区共同富裕示范镇”,为浏阳高水平建设“县域经济新典范、共同富裕先行区”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