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校友+乡镇齐发力,浏阳掀“教育公益热”
今年已累计认捐教育基金超8000万元
浏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全新升级的陶艺教室里,学生们正在上陶艺课。市教育局供图
浏阳日报讯(记者莫瑜通讯员潘志强)这个秋天,浏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迎来了一方崭新的创作天地——陶艺教室。在市教育基金会20万元的投入下,教室完成了全新升级,电窑、拉坯机等全套陶艺工具一应俱全。这里不仅是学习技能的场所,更是残障学生提升身心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平台。孩子们在泥土的揉捏与塑造中,感受着创造的喜悦,也触摸到更广阔的未来。
这样的改变,正在浏阳多地上演。
在社港镇双狮坪中学,校园后坪完成硬化并添置了体育器材,学生们拥有了更宽敞安全的课间活动空间;浏阳九中的南校门修缮一新,浏阳十中排污工程顺利推进,雅礼·浏阳二中学生宿舍的床铺悄然更新……今年,长沙市教育基金会和浏阳市教育基金会联合投入320万元,对全市21所中小学实施提质改造,硬件设施、校园环境均得到显著提升,广大师生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
教育基金持续投入的底气,来源于社会力量的源源活水。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更是塑造灵魂、点亮未来的事业。感谢恩师引领我进步,感恩母校呵护我成长。”近日,浏阳一中校友、利通集团董事长黎洪武在母校设立1000万元专项教育基金,收益将用于扶困助学、奖教奖学等,成为今年浏阳捐资助学风潮中一个温暖的缩影。
截至目前,浏阳今年已累计认捐教育基金超过8000万元,刷新历史纪录。一场由企业、校友与社会各界共同推动的“教育公益热”,正持续为浏阳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细观今年浏阳的捐资助学图景,“多点开花、规模跃升”成为鲜明特征。3月24日,湖南方锐达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熊孝勇及家人设立500万元“熊氏教育基金”;9月8日,东信烟花集团有限公司向浏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认捐400万元,设立专项奖教助学基金……
企业之外,校友情谊与乡土情怀也在持续升温,其中乡镇层面的捐赠热潮尤为引人注目。6月,中和镇22家本土企业与校友共同认捐1000万元;7月,达浒镇15家爱心企业集中签约,认捐总额达2160万元,其中浏阳世纪红烟花制造销售有限公司认捐达500万元;同月,荷花街道近50家企业联合认捐超过3780万元,其中浏阳市牛石出口烟花制造有限公司认捐600万元。此外,社港镇新增个人教育基金60万元,金刚镇的中洲烟花、庆泰烟花等企业也纷纷成立专项基金,形成了覆盖城乡、全民参与的教育公益生态。
资金快速落地,转化为教育发展的“加速度”。在达浒镇,教育基金投入约230万元用于校园品质提升,达浒中学“智慧校园”建设项目等正稳步推进;中和镇个人教育基金发放奖教、奖学、助学资金38万元,激励师生奋发向上。
据统计,浏阳现有个人教育基金233个,认捐总额达1.95亿元。自市教育基金会成立以来,累计支出1.33亿元,惠及师生超23万人次。
“这一连串数字,不仅是浏阳教育基金会精准施策、高效运作的成果,更是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热切期盼的响亮回音。”市教育基金会负责人表示,各级教育基金将始终坚持“透明化运作、项目化管理”的原则,联合监管部门筑牢“安全锁”,确保每一笔善款都用在刀刃上,切实发挥最大社会效益。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本文链接:https://wap.lyrb.com.cn/content/646954/54/15341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