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烟花夜巴士”接驳游客2万余人次
2025-10-27 11:03:32 字号:

“烟花夜巴士”接驳游客2万余人次

“烟花夜巴士”接驳游客2万余人次

市交建投创新“公交+文旅”服务,全员在岗确保运营安全顺畅

07版花炮节-4.jpg

花炮节期间,“烟花夜巴士”吸引游客体验打卡,便捷接驳服务广受好评。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谢禹通讯员傅琳慧

夜空为幕,烟花作笔。10月24日、25日,第十七届浏阳花炮文化节在天空剧院震撼上演。璀璨焰火点亮夜空,数十万观众汇聚于浏阳河畔,共赴一场光影盛宴。

花炮节期间,相关话题占据抖音等多个平台的长沙热搜榜,引发广泛关注。与烟花一同“出圈”的,还有充满惊喜的“烟花夜巴士”和“星空顶”站台。两天时间里,由市交建投全资子公司市公交发展公司运营的“烟花夜巴士”出动车辆160余台次,累计接驳游客2万余人次。

这些“流动风景线”的背后,离不开市交建投全体职工连日以来的全力奋战。节会期间,全员在岗在线,全力保障接驳服务。

打好“颜值牌”,扮靓文旅新场景

节会期间,让广大游客点赞的不仅是盛大的烟花表演,还有“颜值爆表”的“烟花夜巴士”和“星空顶”站台。

自“烟花公交接驳专线”开通以来,市交建投持续探索“公交+文旅”融合创新,将霓虹灯与烟花元素融入车身设计,使公交接驳车成为闪亮的“烟花夜巴士”。夜幕降临,“烟花夜巴士”车身上的霓虹灯亮,不少游客驻足拍照,收获了满满的节会仪式感。

市公交发展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烟花夜巴士”开通后广受游客欢迎,原本普通的公交成为了游客初到浏阳的“待客大厅”。醒目的车身设计也方便游客识别,有效减少了乘客寻找车辆的时间。

为了给广大乘客更为优质的接驳体验,在节会开幕前,市公交发展公司紧锣密鼓对17辆公交进行了外观和亮化改造。节会期间,“烟花夜巴士”车队由原来的5辆扩充到了22辆,成为浏阳文旅服务的一大亮点。

同样引人注目的还有“星空顶”站台。该站台在节会前完成了整体改造和亮化提升,沿线还增设了公交指引牌等基础设施。上述负责人介绍,他们在节会前一天还在调试灯光、完善细节,力求在美观的同时确保站台实用、便捷。

“这是我坐过的最浪漫的接驳车。”节会期间,“星空顶”站台和“烟花夜巴士”也收获了游客如潮的好评,来自广东的李依依已经是第4次来到浏阳观看焰火表演,她直言“接驳服务给了她莫大的惊喜。”

市交建投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节会保障的成功经验为新起点,把探索的好做法、好机制、好创新固化为常态化服务标准,持续深化“公交+文旅”融合发展路径,让交通出行和接驳服务不再是简单的位移过程,而是成为文旅体验的重要延伸。

下好“先手棋”,织密节会“出行网”

八方来客从全国各地赶到浏阳共赴盛会,这是浏阳的城市机遇,也考验着公共交通的承载能力。为确保节会期间游客能便捷安全抵达,在第十七届浏阳花炮文化节启幕前一个月,市交建投全体干部职工就进入了紧张的筹备阶段。

市交建投主要负责人牵头启动接驳服务专项保障工作,成立接驳运输工作指挥部(下称“工作指挥部”),并与全市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协同联络机制。

工作指挥部深入天空剧院、周边主要道路和重要交通枢纽进行实地踏勘,全面梳理客流规律与道路通行条件,结合今年2月以来“烟花公交接驳专线”运行中积累的客流特征与实际问题,制定了《接驳运输实施方案》,对运营各环节进行细化分解,确保“车辆调度精准、人员履职到位、观众疏散及时、全程运行安全”。

节会期间,市交建投全体人员坚守岗位。主要负责人靠前指挥调度,统筹推进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全体班子成员实行“分片负责、驻点指挥”,将“办公室”搬到一线,确保工作责任到人、每一个流程都有对应实施方案。

得益于人力、物力的充分调动,在节会“大客流”的挑战下,市交建投将接驳车辆从周末焰火秀期间的30台增加至80台,并加开了长沙至浏阳的“烟花直达大巴”,有效加快了游客周转效率,减少了游客排队等待时间。

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市公交发展公司额外配置20辆应急车辆,并增加后备人员,形成了“常规运力”+“应急运力”的双重保障机制,确保运力供给充足,接驳服务通畅。

在人员组织上,抽调骨干驾驶员组建专业接驳车队,实现全程平稳运行、安全送达;组建以年轻骨干为主的随车志愿者队伍,既维护乘车秩序,也担当“导游”角色,展现浏阳热情好客的城市形象;在技术保障层面,后勤人员提前对车辆制动、转向、灯光等关键部位进行全面检查,并在节会期间全天候待命,确保车辆安全可靠运行,为接驳服务提供坚实支撑。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