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村K”火爆开麦,“民星”声动社港
2025-10-27 11:19:53 字号:

“村K”火爆开麦,“民星”声动社港

农民、花炮女工、职工齐登台

乡亲们带着板凳提前两小时到场“追星”

“村K”火爆开麦,“民星”声动社港

02版时政要闻-1.jpg

10月23日,社港镇“村K”总决赛现场,8名本土“民星”倾情演唱,台下村民随节奏挥舞荧光棒,热情跟唱。社港镇供图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徐旻

夜色为幕,红星作灯。10月23日晚,社港镇红星夜市广场一片沸腾,歌声划破秋夜的微凉,汇成一片热情的海洋。台上,从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走出的本土“民星”倾情放歌;台下,里三层外三层的乡亲们挥舞着荧光棒,喝彩声、跟唱声此起彼伏。这可不是什么明星演唱会,而是社港镇“红星之声”乡村K歌大赛总决赛现场。

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聚焦“民生立市”,在建设幸福城市上奋勇争先,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办好“欢乐浏阳河”“全BA”等群文活动。此次“村K”比赛,正是社港镇践行这一战略的生动实践。一方舞台,一支话筒,生动演绎着新时代乡村的火热新生活。

决赛夜“民星”璀璨

乡亲提前两小时到场“追星”

决赛夜的热情在开场前就已点燃。天刚擦黑,舞台周边早已被围得水泄不通。主办方准备的数百张座椅下午就被“一抢而空”,许多村民更是全家出动,自备板凳,早早赶来抢占“VIP观赛区”。

今年57岁的淮洲村村民张清华和姐妹们提前近两小时赶到了现场。“专门来给我们邻居左仲谋加油的,他进了决赛,我们必须来捧场!”张清华说,“来晚了,怕挤不到前面,看不清舞台。”一旁的唐如意接过话茬,言语间满是自豪:“这届比赛我一场没落,前两回没经验,站着看了两小时——家门口的‘演唱会’,错过一场都觉得亏!”

晚上七点半,决赛正式拉开序幕。从苍凉豪迈的《西部放歌》到深情款款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从励志坚韧的《执着》到空灵婉转的《左手指月》,再到引发全场大合唱的《真的爱你》……曲风各异,却同样真挚动人。观众的情绪被歌声牢牢牵引,时而凝神静听,时而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现场,亲友团拉起的助威横幅格外醒目,不时有观众上台献花,用喇叭高声为选手打气,这毫不掩饰的支持与热爱,将“追星”的氛围感瞬间拉满。不少本地网红也架起手机进行直播,让这场乡村文化盛宴的影响力从线下蔓延至线上。

社港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村K”覆盖面极广,参赛选手中既有扛锄头的农民,也有花炮厂女工,还有银行、医院等单位的职工,其中年龄最大的近70岁。历经小组赛、淘汰赛的激烈角逐,共有8名选手进入总决赛。“我们特意为总决赛升级了灯光与音响系统,就是希望选手能尽情享受这个舞台,也让观众获得最佳的视听体验。”该负责人表示。

经过近两小时的精彩较量,来自永兴村的邱炳湘凭借一曲高亢嘹亮、情感充沛的《西部放歌》征服全场,勇夺桂冠。“拿到冠军深感荣幸,有这么多父老乡亲在现场看我唱歌,我感觉非常亲切。”邱炳湘说。

打造新文化名片

“村K”赛场变身文明宣传新阵地

“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场文化大餐。”现场评委、湖南省歌舞剧院歌剧团副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莫娟娟对比赛给予了高度好评,“选手们的动情歌声、父老乡亲们脸上的笑容,都传递着家门口的幸福美好,希望‘村K’能成为社港镇的一张新文化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赛奖品也极具社港特色,除了获奖证书和奖金,优胜者们还收获了周洛大峡谷、石牛寨风景区的门票以及本地香茗等“乡土大礼包”,既实用又接地气。“举办‘村K’的初衷并非比拼谁更专业,而是搭建一个让大家欢聚一堂的舞台。”主办方负责人说,“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勇敢拿起话筒唱出心中的歌,这份其乐融融的热闹劲,就是老百姓最眷恋的乡土味。”

实际上,“村K”不仅是歌声的竞技场,更是凝聚邻里情感、培育文明乡风、助推乡村振兴的活力源泉。每场“村K”活动开始前,社港镇都会利用人群聚集的时机,在现场开展移风易俗、反电信诈骗、防范非法集资等公益宣传,让文明新风随歌声一同浸润心田。

社港镇党委书记曾义表示,近年来,社港镇举行了“全BA”“村K”等一系列群众性文体品牌活动,打破年龄与职业的壁垒,实现了全民参与、全民共享、全民同乐,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的文化动能,“我们将继续以歌声为媒介,以乡情为纽带,汇聚各方力量,共同将社港建设成更加富裕、美丽、幸福、充满活力的美好家园。”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