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1日的授聘仪式上,首批浏阳国际传播推荐官一起领到了沉甸甸的聘书。邓霞林摄
浏阳日报讯(记者潘雅静)浏阳全新打造自己的“国际朋友圈”啦!10月21日,浏阳国际传播中心成立,标志着这座烟花之城开启系统化“刷屏全球”模式。活动现场,浏阳国际传播推荐官授聘仪式同步举行,首批11位浏阳国际传播推荐官同步亮相,他们将各显神通,把地道的“浏阳故事”讲给世界听。
这份推荐官名单堪称“神仙阵容”,覆盖中外、跨界出圈:包括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文化交流专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姜广秀,来自埃及的中国外文局外籍专家、汉语桥俱乐部开罗站副主席、丝路友好使者、中国国际品牌周推广大使刘正曦,来自智利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校友会副秘书长奥飞,法籍华人、法国诺曼底法中友好协会会长萧遐,澳大利亚Sencity创意科技集团创始人兼CEO、城市交互艺术产业领头人白林松,常驻浏阳的NCI烟花公司代表Ni?colásSouza,比利时烟花表演公司CBF创始人ChristopheBYL,也有实力强劲的本土力量,如焰火星球创始人、自媒体IP“品牌出海卡哥”李学虎,浏阳欢乐烟花“花三代”、9岁自媒体达人胡湖,浏阳蒸菜产业协会会长、蒸浏记董事长彭成,浏阳焰火燃放协会会长、湖南花火剧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成。
亮眼的“出海”实绩,是他们的硬核履历。如彭成以文化为媒,将一碗浏阳蒸菜端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在10月17日举行的“聆听花开的声音”日景焰火与“一朵属于我的烟花”网络烟花节上,黄成带领团队创造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实力演绎“焰火艺术的顶流”;年仅9岁的胡湖曾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用流利的英语向国外小朋友介绍浏阳烟花,成为推广浏阳烟花的“最萌国际输出”……
“这支队伍构成多元,涵盖本土企业家、在浏外籍人士、海外华侨、留学生及外贸商人等,兼具本土情怀和国际视野。他们不仅在各自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且自带传播影响力。”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荐官们将通过个人社交平台、国际交流活动、行业展会等渠道,向世界展示浏阳的城市形象和产业特色,让浏阳声音更精准、更生动地触达全球受众。同时,后续还将吸纳更多优秀代表加入,持续壮大对外传播力量。
推荐官说
@彭成:我们在新加坡开首店时,常有顾客指着招牌问:“这个字念什么?”“LiuYang是在哪里?”那一刻我深刻意识到:一碗蒸菜出海,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销售,而是启蒙。启蒙一个汉字、一个地名,以及这个地名背后代表的味道、文化和城市。
策划海外门店时,有合作方善意地建议我们:“叫‘中国蒸菜’格局更大,或者叫‘湖南蒸菜’认知更广。”但我们坚持使用“浏阳蒸菜”,就是要清晰地告诉每一个人:这道美味的根,在浏阳!这个文化的魂,在浏阳!
面对顾客的疑问,店员们会一次次耐心解释:“您好,这个字念‘浏’,‘浏阳’是一座美丽的烟花之城,也是这道健康蒸菜的发源地。”当顾客品尝到那份鲜美,并满意地点头时——“浏阳”这两个字,就从一个陌生的符号变成了可感知的美味记忆。
从有人不识“浏”,到有人因一碗蒸菜而记住“浏阳”,甚至对这座从未谋面的城市产生好奇与向往——这个过程,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商业本身就是一种生动、可持续的国际传播。我坚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浏阳品牌带着我们共同的名字“浏阳”走向世界,让这个名字因为品质、因为创新、因为文化而享誉全球。
@卡哥:以前我们说的是浏阳产品出海,这几年,我常说浏阳品牌出海,不要因为我们来自一座小县城,而低估我们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很荣幸成为浏阳国际传播推荐官,这是对我过往国际传播探索的肯定,我会继续讲好浏阳产业故事,让浏阳被世界看见。
@奥飞:浏阳烟花是传递快乐的艺术,也是这座城市的象征,作为浏阳国际传播推荐官,我希望更多朋友来了解浏阳、爱上烟花,爱上这里的美好。
@姜广秀:在我心中,浏阳不仅是一座如诗如画的温暖城市,更是用烟花连接世界的明亮窗口,这里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传承着中国人对浪漫的极致追求。作为浏阳国际传播推荐官,我希望向世界讲好浏阳故事,让更多的人来到这里体验诗与远方。欢迎大家来浏阳!
@刘正曦:我经常在短视频上看到浏阳的烟花,非常漂亮。作为浏阳国际传播推荐官,我希望更多的人通过浏阳的璀璨烟花爱上丰富的浏阳文化,共享一起创造的快乐,我愿意把更多的浏阳故事讲给世界的人听。
#全球朋友圈#
她用中法双语向世界推介浏阳
浏阳日报讯(记者张玲)“大家好,我是萧遐,一个土生土长的浏阳妹子……”浏阳国际传播推荐官萧遐在法国诺曼底大区芒什省库唐斯市,通过一段中法双语视频向全球推介浏阳。视频中,谈及家乡的花炮文化,她眼中闪烁着光芒,洋溢着对故土的自豪。
萧遐17岁考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毕业后赴法国发展。初到巴黎时语言不通,她潜心学习六个月法语,随后半工半读完成学业。她不仅被推选为库唐斯市市政议员,担任城市大使,2017年还荣获了法国“国家家庭荣誉勋章”,成为该奖项设立70多年来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
多年来,萧遐始终致力于推动中法两国在烟花、教育、医疗、音乐等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尤其在烟花推广方面,她可是名副其实的浏阳国际传播推介官。早在2005年,她便将浏阳烟花引入欧洲市场;2007年浏阳举办花炮节时,她带领十余名法国商人前来洽谈合作;她与丈夫的姻缘,也正是因烟花而结下。
“接到这份聘书时,我心里特别激动。”萧遐说,她在欧洲生活了三十多年,这次被“娘家”点名,成为家乡的“国际代言人”,这份信任让她倍感温暖,也深感责任重大。
萧遐表示,接下来将会在她的国际社交平台上,用法语和英语带大家走进一个真实的、立体的、充满活力的浏阳,让更多欧洲的朋友认识浏阳、向往浏阳,最终走进浏阳,来亲身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
“让世界看见烟花的美”
浏阳日报讯(记者陈郁琳)“我当‘推荐官’啦!”10月22日,在成为首批浏阳国际传播推荐官的第二天,9岁的胡湖在微信视频号上分享了这个喜讯。51秒的视频里,记录下他在浏阳国际传播中心成立大会暨跨境创业分享会上的高光时刻——从容不迫的全英文自我介绍,还郑重宣布了下阶段的工作计划:“NowmyjobistolettheworldseeLiuyang(我的任务是让世界看见浏阳)。
“我们家从事的是外贸,语言是通往世界的桥梁,所以从胡湖3岁起,我们就有意识地培养他的英语能力。”胡湖的母亲、浏阳市欢乐烟花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邓亿梅表示,家庭营造的双语环境,激发了胡湖的语言天赋与浓厚兴趣。
这种培养很快从“学习”进入了“实战”阶段。从4岁开始,胡湖就在家中、展会上用英语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烟花客商对话。
两次登上美国国家烟花展的展台,走访欧美大型烟花超市,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马来西亚向当地孩子讲述烟花的起源与魅力……去年开始,邓亿梅用镜头记录下胡湖的国际见闻与文化交流瞬间,一经发布便刷屏社交网络——没有生硬的推销,只有一个中国孩子与世界对话最纯粹的样子,让全球网友真切地感受到了浏阳烟花的魅力。
“我们的初衷是记录成长,但很快,胡湖不再仅仅是被拍摄对象,他开始主动构思内容,并钻研烟花的英文术语。”欢乐烟花总经理胡宜闯表示,这种从“记录”到“共创”的转变,让内容有了更独特的生命力。
胡湖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还十分爱好写作、乐于分享,从一年级开始就加入了浏阳日报小记者团队,用视频和文字记录下每年和父母亲游历的故事,“我还在小记者成长周刊上发表过文章呢。”
成为浏阳国际传播推荐官后,胡湖也有了新目标:要通过视频,更系统地介绍浏阳花炮的历史和制作工艺,要让五湖四海的朋友们不仅能看见烟花的美丽,更能读懂它背后的浏阳文化和匠心。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本文链接:https://wap.lyrb.com.cn/content/646954/67/1537344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