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一屋一风景,书香润洞阳
2025-10-30 10:35:57 字号:

一屋一风景,书香润洞阳

一屋一风景,书香润洞阳

08版专题-2.jpg

道远书院阅览区内,几名村民正专注地阅读。作为洞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与洞阳村农家书屋,这里已成为居民们日常汲取知识的重要场所。记者彭红霞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袁安

每个周末,蓝思科技职工彭学都会来到洞阳镇道远书院,翻开一本书,细品一盏茶,享受宁静的阅读时光。“我喜欢这里的氛围,能够让人沉下心来。”彭学说。

在洞阳镇,农家书屋不仅是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更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平台、展现地方风貌特色的缩影。

东园村紧扣多民族共居特色打造“同心家园”,西园村联动乡村振兴产业园推出“乡村振兴”专区,洞阳村依托文脉悠久的道远书院弘扬“国学文化”……洞阳镇立足各村(社区)人口结构、产业特色、文化底蕴,将书屋功能与村民需求精准对接,逐步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农家书屋模式。

古宅新韵,书香致远

青石板铺就的院落,雕梁画栋的百年古宅,道远书院在岁月流转中静静散发着书香。这座从江西高安跨越时空而来的清代古宅,自2021年开放以来,便作为洞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与洞阳村农家书屋,构建起一个服务村民的公共文化空间,成为周边群众青睐的精神栖息地。

08版专题-3.jpg

同心家园阅览室里,孩子们在父母的陪伴下享受阅读时光。洞阳镇供图

图书室里,各类书籍整齐排列,村民们或伏案细读,或围坐交流,孩子们则在绘本区轻声翻阅,一派书香静谧。“目前,书院共有藏书6000余册,涵盖时政、文学、历史、科普、儿童绘本等多个类别,特设了古籍专区,收录地方古籍20套。”道远书院负责人程卫介绍。

除日常阅读外,书院还围绕“古色、红色、绿色、彩色”四色文化体系,开设“国学进课堂”和“书院有礼”研学课程,深入解读经典,传承国学精神;并精心策划读书会、拜孔礼、古琴、投壶、书法茶艺、夏布刺绣等一系列文化活动,让村民在书香中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

作为古琴爱好者,彭学加入了书院琴社,闲暇时常来这里品味传统文化。“这里的环境能让人的心沉静下来,让我们在忙碌工作中感受到一种难得的宁静。”

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准的文旅运营,道远书院已成为长沙地区知名文化品牌与旅游目的地,年均接待游客达6万人次,有效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

从游客转变为书院主理人,洞阳媳妇温婷负责书院的接待讲解与日常运营。“这里完全是我理想中的工作状态,能通过工作将文化魅力传递给更多人,让我感到无比充实和幸福。”

程卫对书院未来有着更长远的规划:“在农家书屋体系推动下,我们计划从全民阅读、深读原著、亲子研学以及乡村文化振兴研究等方面发力,结合整村资源举办公益研学、讲座等活动,让深度阅读文化推广更有活力。”

民族共融,书香传情

日前,东园村“同心家园”举办了一场温馨的亲子共读活动——20多个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静心阅读,不时分享书中趣事,交流阅读感悟。“我最喜欢和妈妈一起读科普书,能发现好多大自然的秘密,特别有意思!”10岁的李梓轩兴奋地说。

这样的阅读活动在这里已成常态。走进“同心家园”,阅览室内书香四溢,手工制作室里陈列着孩子们的图画作品,儿童娱乐区的沙地、海洋球池充满欢声笑语,综合娱乐室和书法练习室则为村民提供了放松身心、展示才艺的空间。

洞阳镇东园村地处金阳新区核心区域,外来务工和经商流动人口约1.5万,其中包含众多在此务工、经商和学习的各族同胞。为促进邻里和谐、加强民族团结,2022年,村上盘活安置小区资源,打造了“同心家园”农家书屋。

“书屋周边有3个安置小区,这里为辖区群众提供了阅读交流的场所,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东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欧阳清和介绍,“同时,孩子们在周末和寒暑假来此学习阅读,也解决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苗族女孩车冉欣的父母在园区上班,假期将她送到这里。“我在这里交到了很多好朋友,大家一起看书、做手工,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车冉欣高兴地说。

阅览室还特别设置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特色专区,配备民族文化书籍100余册,展示各民族故事与民俗文化读本。近年来,家园陆续开展了同心课堂、同心游园、主题沙龙、联谊会等多场活动,在宣传党的政策的同时,为各族同胞提供暖心服务,让外来务工经商的各族同胞在洞阳能够感受到更多的融入感和幸福感。

“上个月我们就举办了普通话培训,吸引了洞阳、永安、北盛、蕉溪四镇的多个民族家庭参与。”欧阳清和说,培训中特意选取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经典篇章,为孩子进行阅读指导。自2023年以来,“同心家园”已成功举办三期普通话培训,这处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农家书屋,正成为推进民族团结、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平台。

一屋一品,共建共享

除了注重文化传承与民族团结,洞阳镇还将农家书屋服务触角延伸至教育、职场、家庭等多元场景,形成“一屋一特色”的发展格局。

走进南园村枫浆小学的农家书屋共享阅读空间,窗明几净,书籍琳琅,阳光洒落在崭新的书架上,工人们正进行最后的软装布置。不久后,这处洞阳镇首家与学校共建的书屋将正式启用,实现“一屋两用”。

“通过整合农家书屋与学校共享书屋资源,我们既满足村民学习农技、了解政策的需求,又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和亲子共读空间。”南园村党总支副书记汪乔奎介绍,书屋还将在放学前后设立“双屋融通”时段,鼓励家长陪伴孩子共享阅读时光。

从校园延伸到社区,各家书屋根据区域特点精准定位服务方向:鑫园社区聚焦辖区23家企业4万名职工,设立“职场赋能”书屋,配备职场技能书籍400余册,并开展“职场礼仪”“解压赋能课堂”等实用培训;幸福泉社区根据居民需求,经过前期大量问卷调查后,以“科学育儿”为主题重新改造“幸福书苑”书屋;西园村联动乡村振兴产业园,依托年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的优势,打造“乡村振兴”特色专区,常态化开展“乡村振兴大讲堂”;北园村在农贸市场周边设立“菜市场书屋”,贴心服务市场商户及其子女等群体……

为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今年夏天,鑫园社区和幸福泉社区联合多方力量,精心打造了公益暑假托管班,服务全镇600多名特殊需求儿童。3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分两期分派到各书屋,陪伴孩子们度过充实假期。

“我们特别邀请了专业英文老师举办公益大讲堂,孩子们都特别喜欢。”鑫园社区负责人介绍。与此同时,社区辅警也走进书屋开展防溺水、反诈骗宣传,让书屋真正“活”起来,成为孩子们的快乐驿站。

“一屋一品”的特色建设,共同勾勒出洞阳镇农家书屋体系化、精准化、多元化的服务图景,让书香浸润每个角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力量。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