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捡秋”去
2025-11-18 10:22:59 字号:

“捡秋”去

08版朋友圈-4.jpg

孩子们在小区里捡拾飘落的银杏叶。记者彭红霞

眼下,斑斓的落叶与累累的野果装点着山野,成为这个季节最动人的风景。让我们一同走进公园、山林,去捡拾秋天的信物,把“秋意”装进篮子带回家吧。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徐旻

虽已立冬,但从气象学角度来看,当前的浏阳,依然处在深秋。连日来,浏阳人的朋友圈掀起一股“捡秋”热。

西湖山、浏阳河六桥沿岸、翠园公园、道吾山……一到周末,这些地方就出现了“捡秋”的人。这里没有人挤人的喧嚣,只有随处可见的落叶、松果,每一步都能发现自然的馈赠。

08版朋友圈-6.jpg

08版朋友圈-5.jpg

孩子们将捡来的落叶和松果制成创意画和帽子。

大家将捡到的银杏叶编成帽子,把枫叶制成书签,再用落果串成风铃……在这个过程中,美丽的自然融入生活,工作的压力也随之悄然消散。

@凹凸:我们家小区楼下有好多树,周末带着孩子捡了一些银杏叶、枫叶,回到家把叶子晾干、压平,找个硬纸板,折出尖尖的巫师帽形状,接着把帽檐刷成梦幻的颜色,再将捡来的红色、黄色和绿色的树叶,像“贴鳞片”似的,一片叠一片粘在尖顶部分,让色彩像秋风吹过山林般自然晕开,最后在帽檐边缘点缀几片小落叶,帽尖插上捡来的小枯枝,一顶充满秋意的“自然魔法帽”就完成啦。戴上它,孩子们可喜欢了。

@派大星:趁着秋高气爽,我们周末带宝宝去了一趟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这里的秋景美不胜收,枫叶正红,芦苇金黄,落叶铺满小路,每一步都像走在油画里。前往玉泉湖的路上,景色尤为迷人,焦糖色的水杉与金黄色的银杏交相辉映。漫步在林中,脚下是松软的落叶,阳光透过树叶投下斑驳光影,编织出童话般的景色。徒步途中,不时能遇到松鼠和鸟群,山间的空气格外清新,让人忍不住深深呼吸。1岁多的宝宝超级喜欢这里,捡了银杏叶,拿在手里玩得不亦乐乎。

@轩儿:11月15日,天气晴朗,带两个女儿去天马山玩,捡回好多银杏叶、松针和松果,五颜六色的,非常漂亮。回家后,女儿们用这些捡到的材料做一幅画。她们先给松果涂上不同颜色,然后在画板上铺上一层明黄色的“秋阳”底色,再将松果错落粘贴,摆上蕨叶,展开银杏叶的扇形裙摆,干花与浆果枝点缀其间。每一处粘贴,都像是把天马山的秋意锁进了画里。

@晴儿:周末宝宝说要去秋游,我们立马安排上了。这一天过得充实而有趣,摘了橘子和茶籽,捡了落叶,全是新鲜难忘的新体验。

#部分“捡秋”宝藏地推荐#

市区“捡秋”点:行政中心附近、长兴湖公园的银杏树已披上金装,银杏叶铺满步道;六桥沿岸枫叶正由绿色转红色,乌桕树挂满了白色的小果实,宛如串串珍珠;浏阳河路则是一条梧桐大道,一路梧桐树冠饱满,漫步其间仿佛进入了一个秘境,在秋日阳光下格外出片。

道吾山:这里的秋色层次丰富,沿途可捡拾松果、枫叶和各种叫不出名字的野果。徒步路上,每一次弯腰都能发现惊喜。

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这里的秋天来得更早也更浓烈。海拔不同,植被也不同,能捡到的树叶和果实种类特别丰富。

古港镇宝盖寺:古寺与秋色的搭配很经典。寺外的古树下,落叶铺成地毯,在这里“捡秋”别有一番禅意。

道远书院:解锁“国风”版“捡秋”,换上汉服在古色古香的书院里赏秋景、寻野趣,还能执笔挥墨、抚琴品茗,亲手做的手工作品是秋日绝佳纪念。

如果想找个幽静古朴的地方观赏银杏,有几个地方可供选择——

淳口镇枫林湖村有相守千年的“母子”银杏树,树高30米,老树粗壮遒劲,树干需六个成人张开手臂才能合抱,小树较为纤细,三人即可环抱,同样挺拔秀美;

达浒镇榴花洞景区有“夫妻”银杏树,两树的枝干在数米高的空中交错缠绕,宛若一对恩爱夫妻手拉手,勾勒出“连理枝”的画面。秋阳透过层层叠叠的金叶,为这对“夫妻”披上霞光,站在树下能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温情与坚守;

中和镇苍坊旅游区里,金黄的银杏与翘角的飞檐、镂花的窗棂相映成趣,古意盎然。漫步其间,仿佛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韵律上。

小贴士

“捡秋”莫“伤秋”

1.环保在心:“捡秋”是为感受秋日,以捡拾为主,不攀登、摇晃大树,请适度捡拾,留些果实给小动物过冬。随身带走果壳、包装袋、纸巾等垃圾,守护秋日净美。

2.注意安全:建议穿长袖长裤,佩戴手套防刮伤;只捡自然掉落的植物,不折枝不采摘;捡到松果、酸枣等野生果实,不要随意品尝,以免误食造成危险。

3.选好地点:优先去允许休闲采摘的区域,避开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区,遇到松鼠等“原住民”,不投喂零食(如面包、薯片等)。

4.创意无限:捡回的树叶可以制作贴画、书签,果实可以做成装饰品;制作时,不妨听听孩子的创意,你会发现他们眼中的秋天格外奇妙。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