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她的蒸菜里有巧思有真情有生活
2025-11-19 09:03:26 字号:

她的蒸菜里有巧思有真情有生活

07版民生资讯-4.jpg

陈彬将浏阳风味融入家常菜,在短视频平台上圈粉无数。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玲彭红霞

11月17日,晨曦唤醒了新的一天。集里街道水木青华小区里,陈彬和往常一样早早起床,走进厨房为家人准备早餐。厨房里雾气氤氲,刀锋碰触案板发出“笃笃”的声响。

一个偶然的机会,陈彬将自己做饭的视频上传到抖音平台,没想到竟意外走红。简单的家常菜、寻常的浏阳味,却饱含着浓郁的人间烟火气,让众多网友念念不忘。她的账号粉丝从最初的寥寥几人,增至七八万人。如今她发布的每一条视频,即便是短短几十秒,也能获得上万的流量,其中有的点击量高达四五百万。

线上爆火

爱钻研,浏阳蒸菜让她做出新意

立冬后的阳光,泛着暖暖的金黄,透过窗台洒在几株盛开的三角梅上,也笼罩在窗口忙碌的陈彬身上。作为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她分享的内容十分朴实:为家人烹制一日三餐,为孩子制作零食点心,为朋友精心准备聚会餐点。

“今年5月,我在我的个人抖音号‘彬糖爱做饭’上发布了一条‘素菜合蒸’的视频。”陈彬回忆说,她将茄子、长豆角、秋葵等洗净切段,和毛豆、青椒一同装盘,再加入蒜粒、豆豉、油盐调味,直接上锅蒸制。短短半天时间,这条视频就以每小时数千次点击、新增上千粉丝的速度传播开来。

评论区更是热闹,数百万网友围观讨论,有人感叹浏阳蒸菜的美味与便捷,直呼“YYDS(永远的神)”;有人留言请教烹饪技巧,询问用油种类、蒸制时长和详细步骤;也有人好奇“为什么蒜粒整颗放而不切碎?”更有外地网友表示:“浏阳人真是敢为人先,花炮让人新奇,连蒸个菜也能不一样。”

“做饭不能一成不变,每个家庭主妇都有自己的小巧思。”陈彬说。她秉承浏阳蒸菜“万物可蒸”的理念,常将几种煮熟时间相近、口味互补的素菜搭配在一起“合蒸”,不仅丰富了菜品的营养,也为味蕾带来全新体验。她的冬瓜蒸虾皮、茭白蒸毛豆、甜酒蒸蛋、糯米蒸排骨等创意菜式,都因别出心裁而广受好评。

生活有了创意,再简单的饭菜也能变得有滋有味。网友们纷纷效仿她的做法,为家人烹制出同样受欢迎的菜肴,这也让陈彬的粉丝量持续攀升。

线下圈粉

善品鉴,生活这道菜更入味

在现实中,陈彬也有一群追随多年的“铁杆粉丝”。

“能把普通的饭菜做得好吃,厨艺绝对不一般。”陈彬的朋友刘女士评价说,她第一次品尝陈彬的手艺时就赞不绝口。陈彬做菜时,仅用盐、味精、酱油、猪油和葱花等简单调料就能烹制美味,充分激发番茄的酸甜、金针菇的菌香等食物本真味道,“连她切的土豆丝都像刨出来的一样均匀,每道菜都色香味俱全。”

谈及陈彬的厨艺,一个朋友分享了一段趣事:去年带孩子去陈彬家吃饭,孩子对一道“芥末罗氏虾”称赞不已,之后无论在家还是去餐馆吃,孩子总说“没有陈阿姨做的好吃”。

多年来,陈彬的厨艺赢得了身边人发自内心的点赞与喜爱。陈彬的女儿从小就会带着美食去学校分享,经常被同学、老师评价“你妈妈超会做菜”;在学校的美食节或浏阳日报小记者跳蚤市场上,陈彬准备的食物总是被家长们“抢购一空”;亲朋好友到她家聚会,也总拒绝外出就餐,称赞她的手艺不输餐馆大厨。朋友们更是直言,一段时间没吃到她做的酱牛肉、卤鸡爪、口味虾和自制饮品,就会忍不住“艾特”她“点菜”。

“常有人问我秘诀是什么,我从未总结过什么秘诀。”陈彬笑言,自己只是热爱做饭、认真做饭而已。回忆小时候,她的母亲为一家人做饭,她就爱上了这种亲朋围坐在一起享受美食的温馨画面。后来自己有了家庭,家人、朋友们的喜爱,便是她最大的满足。

“幸福的定义很简单,不一定要腰缠万贯,但一定要有热腾腾的饭菜和一盏温馨的灯火。”陈彬的朋友圈里,一名粉丝点赞说:“人间至美是清欢,最简单最质朴的味道,恰恰最能打动人心。”

评论区

@大白鹅动起来:连续吃了2个月蒸菜了,和米饭一起做,省事又健康,吃不腻!

@91071367651:我觉得浏阳蒸菜好吃的原因之一,就是用本地茶油蒸本地食材。记得40年前回浏阳乡下,柴火灶,木桶,蒸米饭,放一碗小鱼仔虾米+豆豉+干辣椒+茶油,好香好甜。但是,出了浏阳,蒸菜就少了那个味!

@邻家小像:果断关注你,学做浏阳蒸菜。

@迟遇:这种蒸菜很好,营养没流失,口感好,清淡,对“三高”人群很友好。

@穗宁:怀着忐忑的心情尝试做了蒸菜,怕不好吃,又怕菌类蒸的时间短会中毒,结果超出想象,好吃还省力,接着解锁下一道浏阳蒸菜!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