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全员文体”激活浏阳中小学校园运动热潮
2025-11-27 10:05:41 字号:

“全员文体”激活浏阳中小学校园运动热潮

“全员文体”激活浏阳中小学校园运动热潮

人人都参与 校校有特色

06版-2.jpg

11月20日,道吾中学第七届体育节暨田径运动会100米决赛现场。记者彭红霞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莫瑜

初冬时节,浏阳的校园呈现一派火热景象。11月25日,新屋岭小学的篮球场上,第三届班级篮球联赛正激烈进行;同时,道吾中学的校园里,跑操队伍步伐整齐,口号铿锵。

这股席卷浏阳校园的体育运动热潮,源于一场深远的系统性变革。2024年8月底,湖南省出台《关于全面加强中小学生全员文体活动的意见》。浏阳迅速响应,将政策蓝图细化为本地实践。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浏阳的生动实践与国家的最新导向不谋而合。近日,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推动形成“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周周有比赛”的学校体育新样态。

“全员文体”给浏阳带来了哪些变化?日前,记者走进多所学校寻找答案。

运动场的变化

从“少数竞技”到“全员上阵”

近期,浏阳各校园运动氛围热烈,各中小学陆续开展校园体育节活动。过去的校园运动会多是体育尖子的竞技舞台,如今的校园体育节则以“全员参与,一个不少”为核心目标,推动校园体育活动迈向新阶段。

06版-3.jpg

新屋岭中学的排球专项课上,学生们正在进行对垫练习。新屋岭中学供图

11月19日至21日,新屋岭中学举办第三届校园体育节。开幕式上,市田径运动会冠军宋文博、赵蕊担任旗手。各班方阵创意纷呈,将班级文化融入展示环节。学校在设置田赛、径赛项目的同时,还安排了多项集体与趣味项目,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

同样的活力也出现在道吾中学。11月19日,学校第七届体育节暨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上,跑操比赛同步启动,学生们步伐整齐,跑操声节奏分明。“这学期大课间重点活动就是集体跑操,”校长汤松柏表示,“围绕操场和广场跑步,目的很明确——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11月11日,大塘实验小学也迎来了学校的第三届体育节。作为浏阳第一所普特融合学校,学校校长朱晓亮介绍,体育节活动充分考虑到“特需”学生发展需要,采用普特学生共赛和“特需”学生专赛两种赛制,给予每位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

记者注意到,部分学校体育节的集体活动特别有新意。近日,金沙路小学举办校园体育运动会暨科技节,除常规的跳大绳、拔河、50米迎面接力等项目外,还设有“仰卧传递零食”“最长的绳子”等趣味活动;雅礼实验北城学校在首届体育节中,组织了“一圈到底”“坐地传球”等集体项目,各班学生欢乐参与,同心协力创佳绩。

这种“全员参与”的理念同样延伸到乡镇学校。11月20日至21日,金刚完小举办体育节,针对低、高年级,分别设置推球接力、跳长绳等项目,让每个孩子都有参与机会;扬眉中学于19日开展趣味运动会,除个人项目外,还安排仰卧起坐、引体向上、拔河等集体项目,确保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体系有支撑

“全员文体”让运动成为日常

各类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得益于浏阳构建的“全员文体”活动体系支撑。

在11月15日进行的浏阳市2025年全员文体系列活动之“嗣同杯”中学生校BA篮球赛开幕式上,市教育局副局长苏启平表示,“我局积极响应省、长沙市号召,全面深化体教融合,牢固树立‘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坚定‘无体育、不教育’的工作信念,构建起‘人人都参与、班班有队伍、周周有比赛、月月有活动、校校有成效、层层抓落实’的中小学生全员文体活动推进机制。”

为进一步推动校园体育艺术活动普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今年年初,市教育局印发年度实施方案,以“三大球”联赛、阳光大课间、社团活动等为载体,通过全员参与、分层推进,将体育活动深度融入校园日常。

随后,各学校也纷纷制定了全员文体活动实施方案,班级篮球赛、排球赛、足球赛、体育节等活动相继进行。

今年新成立的市学生体育协会在市级活动组织上发挥了关键作用。今年以来,依托协会,全市中小学生羽毛球、跳绳、健美操、田径运动会、排球联赛、校BA篮球赛等大型赛事接连不断,规模空前,学生参与热情持续高涨。体育活动,不再是学期中的零星点缀,而是校园生活的常态。

有此一例

绘就全员参与体育新图景

政策与体系搭建了舞台,真正的实践者则是每一所学校。今年,道吾中学在“全员文体”推进中表现突出,先后获得浏阳市首届中学生排球联赛初中男子组冠军和“嗣同杯”中学生校BA篮球赛初中组冠军。

成绩源于日常积累。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示范校和浏阳市篮球特色示范校,学校将足球和篮球运动作为特色建设项目,推进学校艺体教育特色项目建设。

“每个年级每周都确保有一节足球或篮球专项课,班班建有球队,校级设有专业社团,每年定期举办全员参与的班级联赛。”汤松柏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校长和老师们的身体力行。汤松柏的办公室,常年备着三双鞋:皮鞋、雨靴和运动鞋。“课间的跑操,老师们都参与,我每天也会跟着一个班级一起跑。”不仅如此,羽毛球场、篮球场上,时常有他与学生共同运动的身影。

此外,道吾中学还积极将高水平赛事“引进来”,以此点燃更多学生的热情。“我们承办了全市中学生排球联赛和篮球赛的重要场次,并组织学生观赛。”汤松柏说,“亲眼目睹激烈的对抗、感受团队的荣耀,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开阔他们的眼界。”

“我们所有的活动,都紧紧围绕全员性、普及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展开,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汤松柏表示,“运动能促进多巴胺分泌,帮助孩子们放松身心、调节情绪。动起来,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温暖陪伴

与孩子共赴运动之约

运动的快乐,从不止于赛场,体育活力正从校园延伸至家庭,从课堂延续到假期。

校园内,老师们走下讲台,化身孩子们最热情的“玩伴”和“队友”——在今年的学校体育节中,扬眉中学特别组织了“抢零食大战”,老师们奋力“争抢”时,那份专注与略显“笨拙”的可爱模样,引得学生欢笑不断,师生关系在互动中更加融洽。在荷花街道新兴小学,同样的“零食大作战”让操场秒变欢乐的海洋。当班主任和孩子们抱着满满的“战利品”凯旋,快乐从操场一路蔓延至教室。

更令人欣喜的是,这份陪伴的热情,已从校园蔓延至家庭。

“期中考试后,我们全家的计划是一起动起来。”市民欧阳女士家有两个孩子,她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孩子总觉得睡不醒、没精神,根源往往是运动不足。多带他们去阳光下活动,产生多巴胺和血清素,自然就活力满满了。”

像欧阳女士这样的家长越来越多。市民李永伯几乎每周都带着孩子去郊外骑行;记者的朋友圈里,也时常被众多家长周末带孩子爬山、露营、远足的照片刷屏。

“世界上最好的运动,就是马上走出去。”近日,在浙江进行的第六届蔡崇信“以体树人”教育研讨会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脑外科医生黄翔建议家长与孩子共同运动,“共同运动比单独运动效果更佳。运动后给予适当奖励,能对大脑形成积极激励。”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