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三十六载坚守家乡,做照亮群众健康的“一盏灯”
2025-11-28 09:49:13 字号:

三十六载坚守家乡,做照亮群众健康的“一盏灯”

葛家镇卫生院皮肤科医宋伟

三十六载坚守家乡,做照亮群众健康的“一盏灯”

05版民生会客-3.jpg

宋伟为患者看诊。刘珂摄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蒋萌萌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葛家镇卫生院的红墙蓝瓦上,宋伟熟练地穿上白大褂、戴上眼镜,打开电脑,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候诊室里,不少患者早已在此等候——有家住附近的村民,有专程从长沙、株洲赶来的上班族,还有操着外省口音、辗转多处的求医者。他们的眼神里,都带着同样的期盼。

这样的场景,已在这家乡镇卫生院重复了三十六个春秋。对宋伟来说,36年的从医经历,不止是责任,更是与患者一个约定——她用一颗医者仁心,守护着每一位前来就诊的皮肤病患者的尊严与自信。

医脉相承

从全科到专科,她是穿白大褂的“守灯人”

1969年出生的宋伟,是土生土长的葛家镇人。在她的记忆里,父亲宋运昭总是背着药箱,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我的父亲是一名中医,在我的记忆里,他曾先后在多个乡镇工作,最终回到了葛家镇卫生院。”

虽然父亲的工作地点经常变动,但医者的本色从未改变。宋伟回忆,童年最令她难忘的,是深夜响起的敲门声。“无论多晚,只要有病人来,父亲总会立刻背起药箱就出门。不管是孩子发烧、还是老人腹痛,他从不推辞。”

这种朴素的医者仁心,在宋伟心中深深扎下了根,也引领她走上了从医之路。

1989年,从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毕业后,宋伟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家乡卫生院。“毕业后,因为乡镇卫生院人手紧缺,医生必须是‘多面手’,我在内科、妇科、检验科等多个科室锻炼过,可以说是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宋伟笑着说。

那些年里,宋伟不仅练就了“全科医生”的本领,更深刻理解了基层医疗的重要性,“卫生院是乡镇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我们不仅要治病,更要防病。”1998年,葛家镇卫生院启动专科建设,宋伟主动选择了皮肤科——这个当时在乡镇卫生院相对冷门的领域,“皮肤病虽不致命,但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很多村民都因为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痤疮等痛苦不堪。”

为精进医术,她在坚守基层医疗岗位实践的同时,利用一切机会进修。从市级中医医院到省级三甲医院,她像海绵般汲取着最新的诊疗知识,又将所学转化为适合基层医疗条件的治疗方案。

如今,宋伟仍清晰记得在湘雅医院进修时的细节——因交通不便,每周一清晨5点赶车去医院学习,周五晚上返回,周末两天则在葛家镇卫生院看诊……这样的奔波,持续了整整一年。

“那段时间确实辛苦,但收获很大。”宋伟说。在湘雅医院的进修经历,让她系统学习了皮肤病的规范化诊疗,“回到卫生院,我又结合基层实际,探索适合乡镇医疗条件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此后,她还先后前往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等省、市级医疗机构进修。渐渐地,一套具有个人特色的皮肤病诊疗体系逐渐形成,“每个患者的体质不同,皮肤病的治疗也因人而异。我会结合个人体质进行中医辨证,一人一方,运用中医外治针灸、熏洗、涂擦等方法,并结合激光、红蓝光等现代治疗手段进行综合调理。”

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宋伟先后荣获“长沙市优秀医师”“浏阳市乡村名医”等荣誉称号。

让她倍感欣慰的是,从父辈开始的传承还在延续——受她影响,女儿如今也在杭州一家医院从事预防医疗工作,为这份生于乡土的“薪火故事”续写新的篇章。

仁心仁术

花小钱也能治好“心头病”

在宋伟的诊室,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对经济困难的患者减免挂号费和治疗费。“来看病的大多是周边的村民,家庭条件有限。加上很多慢性复发性皮肤病无法根治,需长期治疗,能省一分是一分。”宋伟说,“医者父母心,我们要站在患者的角度想问题。”

“宋医生不仅医术好,更重要的是真的很为我们着想。”来自湘阴的患者姜先生患有皮肤淀粉样变,“腿上的皮肤粗糙得像树皮一样,常年伴随着剧烈瘙痒,已经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我也跑了很多家大医院,都建议我做激光治疗,但治疗一次就要上千元。”

听说葛家镇卫生院的宋伟医术好、收费合理,姜先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了这里。

宋伟在仔细研究了姜先生的病情后,决定采用火针配合中药封包治疗,每次费用两三百元。经过四个疗程的精心治疗,姜先生的皮肤有了明显改善,连汗毛都重新长了出来。

“这个病跟了我大半辈子,没想到现在能控制得这么好。”姜先生说。

这样的病例,在宋伟的行医生涯中不胜枚举,甚至有不少患者从江西、湖北等地专程赶来。2019年,宋伟到了退休年龄,不少私立医院开出高薪,邀请她前去坐诊,都被她一一婉拒了。“这里是我的根。”如今,她作为返聘专家,依然每周坚持工作5天,以实际行动守护着乡亲们的健康。

在服务患者的同时,宋伟还以师者之心培养青年人才。她将三十余载积累的临床经验倾囊相授,带领年轻医生在门诊实践中成长,为乡镇卫生院的长远发展夯实人才根基。

葛家镇卫生院门诊部主任罗雅玲,是宋伟的“徒弟”之一。“宋医生就像妈妈一样,不仅会传授技术,更教会了我什么是医德。”罗雅玲说,“她常告诉我,当医生不能只看病,还要理解患者的难处,体谅他们的不易。”

在宋伟的带领下,葛家镇卫生院皮肤科专科建设已形成了完整的人才梯队。除罗雅玲外,还有两名青年医生正在成长。“我要把技术都传给他们,让皮肤科能够健康长久地发展下去。”宋伟说。

夜幕降临,宋伟送走当天最后一名患者,轻轻关上诊室的灯。卫生院外,葛家镇居民家中的一盏盏灯光次第亮起,暖黄的光晕在夜色中静静流淌,与诊室内正在整理病历的白衣身影温柔交织。

在这个湘东小镇上,宋伟36年的执着坚守,正如一盏不灭的医者之灯,温暖着每一个需要守护的生命。

延伸阅读

提升技术、创新服务做好居民健康“守门人”

在葛家镇卫生院,皮肤科诊室门口的候诊队伍,已成为科室的常态。这背后,是葛家镇卫生院以特色专科服务驱动全局发展的战略智慧。自2018年搬迁新址、硬件设施全面升级以来,这里已探索出一条“专科带动全科”的坚实路径。

“皮肤科的成功让我们意识到,乡镇卫生院必须有自己的特色专科。”葛家镇卫生院院长唐建湘介绍。近年来,医院以皮肤科为标杆,陆续引进了头疗、PRP(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等新技术,为400多名脱发患者带来了福音,不断拓展服务边界。“我们不仅要解决常见病,还要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唐建湘表示,卫生院正计划将PRP技术延伸应用于骨关节疼痛等领域,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家庭医生服务同样创新不断。如今,走进葛家镇的村村户户,不难发现,在每个重点村民的家门口,都贴有家庭医生团队的二维码。“村民扫码就能联系医生,必要时,我们会提供包括换药、导尿、康复指导等上门服务。”唐建湘介绍,目前全镇已组建8个家庭医生团队,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实现了专人专管。

此外,葛家镇卫生院利用家庭医生团队线上服务功能,积极推行数字化服务模式,居民通过手机里的家庭医生直接线上预约、咨询问诊、查询健康档案和报告等更多环节,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截至目前,葛家镇卫生院2025年门诊量达41769人次,其中皮肤科达10263人次,以扎实的诊疗服务赢得了群众的信赖。未来,葛家镇卫生院将继续深耕专科建设(如植发)与家庭医生服务,筑牢基层健康防线,做好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