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自来水公司构建城乡供水新格局,赋能浏阳高质量发展
水脉长流45载,水润万家奋楫行

道吾山下,市自来水公司的新办公楼与第四水厂静卧在苍翠环抱中,构筑起城市供水的坚实基座。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玲彭红霞通讯员罗平黎玉玲
11月初,立冬将至,寒意渐起,但浏阳市第三水厂主水源更换工程施工现场却是一派火热景象。这项重大民生工程正全力推进,预计2026年春节前,市自来水公司将为市民引入株树桥水库优质原水,实现三水厂“双水源”供水格局的历史性跨越。
一年一份答卷,一步一个台阶。
2021年至2024年,市自来水公司连续获评浏阳市“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案例”;2022年至2023年,在湖南省供水规范化管理评估及全省营商环境“获得用水”指标考核中,公司综合得分位列全省前列;2024年,公司荣获中国县镇水务“全国优秀示范单位”称号。
茫茫九脉流中国,纵横当有凌云笔。自1980年成立以来,市自来水公司始终秉持为民服务的初心,肩负助力城市发展的使命,砥砺前行。四十余载风雨兼程,浏阳供水人凭借“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胆识、“踏天磨刀割紫云”的气魄与“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担当携手共进,绘就了供水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壮丽图景。
高山流水
守正创新,大刀阔斧重构供水脉络
时值秋冬交替,浏阳河两岸橙黄橘绿,风光独好。四十五年前,市自来水公司成立,让清冽的浏阳河水通过管道流入千家万户,结束了浏阳人民挑水饮用的历史。如今,公司正致力于重构城市供水脉络,为居民生活带来新的惊喜。

公司展厅精心布局的展陈,生动讲述了企业的发展故事与文化传承。
当前,第三水厂主水源更换工程正全力推进。“管道敷设已完成70%,预计2026年春节前可实现通水运行。”市自来水公司工威公司经理李骥介绍,该项目于今年8月启动,将新建DN1200原水输水管线2.23公里,自双江口引水桥接出,沿X018县道及现状原水管道敷设至第三水厂厂区,总投资约4000万元。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主水源更换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在保障城区三十余万居民日常用水的前提下,同步解决管网衔接、泵站服务、水质监测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为此,公司成立了“决胜元月通水组”,抽调水厂土建、电气等高级工程师,现场解决配套设施技术难题,并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有效统筹各方资源,有力保障了项目顺利推进。
在持续优化现有水厂的同时,公司也着眼于长远布局。为从根本上缓解城区供水压力,自2020年起,公司便启动了第四水厂的建设工作,通过挂图作战、参建单位交叉施工等方式全力推进,最终推动第四水厂于去年顺利建成并运营通水。至此,城区东西两座水厂协同运作的格局正式形成,为城市供水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司客服中心可通过智慧水务平台派发工单,及时响应群众诉求。
在加速推进重大供水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公司还通过增设第三水厂DN600原水管线、升级水厂防雷设施、实现取水高压电缆全部入地、加强对关键设施的清理与检修等举措,不断提升供水系统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与服务能级。此外,公司高度重视水质安全,建成的省级授权认证实验室配备了先进检测设备,可自主开展新国标97项指标中的52项指标检测,为水质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这一系列举措,是公司通过苦练内功、精耕细作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如今,市自来水公司不仅构建了“双源供水”的城市供水新格局,更为未来十至十五年的城市发展预留了前瞻性的战略空间。
水到渠成
革故鼎新,高屋建瓴绘就“最强大脑”
道吾山下,市自来水公司智慧调度中心内,今年全新启用的“最强大脑”——智慧水务平台正高效运转。大屏幕上,从城市各个点位的管网信息,到加压泵站、消防栓的运行状况,乃至公司的工单与营收数据,都得到了清晰、直观的呈现。

公司营业大厅,工作人员为市民一站式办理各项用水业务。
“屏幕上这些线条代表地下管网,红点代表消防栓,黄点代表泵站,整个供水网络的布局一目了然。”市自来水公司数据信息科科长邹科介绍,借助科技手段,以往“看不见”的地下供水管网实现了可视化、数据化呈现,许多过去难以处理的问题在“最强大脑”的辅助下迎刃而解。如今,公司已能够精准定位管道异常区域,为快速解决长期困扰供水行业的管网漏损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
“最强大脑”的引入,显著提升了公司的管理效能。“以往派发工单主要依赖微信工作群,难免出现处理不及时或遗漏的情况。”市自来水公司客户服务中心主任李翔表示,自2024年工单管理系统上线以来,热线与工单实现了一键发布、全程跟踪、闭环管理。“系统还设定了处理时限,对接单及时率、提前完成率及客户满意率等进行量化考核,推动内部运营效率提升80%以上。”
站在电子屏幕前,调度人员如同拥有了千里眼、顺风耳,能实时监管管网压力、流量、水质等关键指标,实现了从“水源”到“用户水龙头”的全链条智慧管理。

市民可在手机端办理用水业务,服务体验全面升级。
在“最强大脑”赋能运营管理的同时,“线上管家”系统也通过数据互联为市民带来了便捷服务。如今,市民足不出户即可办理水费查询缴纳、报装、过户等21项业务,并能精准接收每月账单与停水通知,服务体验全面升级。
“只需要打开手机简单操作几下,就能随时随地查水费、缴水费,非常方便!”荷花街道新月半岛小区居民廖明对此深有体会。如今,智慧水务平台已全面接入微信、支付宝等自动缴费渠道,并依托远传水表,实现了对用户用水情况的远程监测,还能对异常用水情况及时发出提醒。
邹科表示,下阶段公司将继续升级优化“最强大脑”,推动智慧水务建设从“自动化”“智能化”向“智慧化”全面迈进。
风生水起
正本清源,坚定不移深耕初心使命
随着第四水厂的建成通水,市自来水公司的发展历程再添一座重要里程碑。公司的创立,始于对市民健康的守护,而不断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供水人永恒不变的初心。
走进集里街道百合花园小区,全面改造后的供水管线让居民饮水更加安全可靠。事实上,城区此前有许多老旧小区都与百合花园小区一样,面临管道沉降、老化的问题。为从根本上提升城区供水品质,近三年来,市自来水公司累计完成了461处老旧小区管网更新,铺设管道总长达117公里,惠及8万余户市民。

公司打造了集文化展示、休闲学习于一体的活动阵地,为职工提供阅读、运动等场所。
针对过去因总分表计量差异易引发的用水纠纷,市自来水公司全力推进“一户一表”改造,目前城区“一户一表”覆盖率达99.7%。同时,公司对石霜路、浏河广场、梅花小区等区域的40余座老旧阀门进行了更新,有效遏制“跑冒滴漏”现象。公司还持续强化抄表稽查,杜绝估抄、漏抄等行为,并每年为低保户等困难群体减免水费超3万元,切实提升了市民的用水体验。
最是情怀动人心,最是笃行砺初心。将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自觉行动,已在公司内部蔚然成风:维修队将“小修连夜干、大修连续干”作为队规,最大限度减少停水对用户的影响;客户服务中心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办事效率,让市民办理业务一步到位;工威公司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强化施工质量;通过“敲门行动”,抄表员主动上门服务,与用户形成良性互动……

公司打造了集文化展示、休闲学习于一体的活动阵地,为职工提供阅读、运动等场所。
公司管理层更是以身作则。每年6月至8月汛期,领导班子坚持坐镇一线、连续奋战,确保供水工作安全平稳;在夏季高温保供战中,党员干部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带头攻克重点难题。为全面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公司还常态化组织各部门开展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民有所盼,我有所为。去年8月,在夏季高温供水保障工作平稳收官之际,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对浏阳城区自来水保供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成为公司践行初心、服务民生的生动注脚。
波澜壮阔
历久弥新,众志成城勇担社会责任
行走在浏阳街头,绿化带中枫叶如火、红杉如云,道路上车辆川流不息,沿街的楼宇拔地而起,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这些看得见的美好背后,离不开市自来水公司提供的坚实保障。
“服务城市发展,市自来水公司始终走在前列。”李骥介绍,位于荷文公路一侧的荷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取水及应急用水工程已全面完工。通过倒排工期、全力推进,该项目已成为浏阳史上效率最高、质量最优的管线示范工程。与此同时,浏东公路改扩建、道吾山一体化水厂建设等项目也在加快推进,为城市繁荣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动力”。
细心的市民或许会发现,如今城区消防栓有了新变化。市自来水公司对城区600余座消防栓实施了智能化改造,创新推行“分色管理+取水卡计量”模式,使市政用水管理更加精准高效。为维护用水秩序,公司领导班子定期带队开展专项稽查,联合市住建局执法人员依法打击违章取用水行为;同时不断完善与市民的互动机制,设立奖励措施,鼓励市民举报违章用水,倡导节约用水,推动新时代节水型社会建设。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公司持续擦亮服务品牌,坚持“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原则,大幅简化用水报装流程;通过推行“容缺受理”、开辟“24小时绿色通道”、提供专属客服“一对一”代办等举措,助力企业用户“省心办水、快捷通水”;建立健全大客户管理制度,主动为企业纾困解难,提供个性化服务与专业用水分析,推动供水服务实现从“有”到“优”的全面升级。
在关键时刻,市自来水公司更是勇于担当、迎难而上。近年来,面对部分开发商无力承担工程款的情况,公司主动垫资近1000万元,妥善解决了部分楼盘的给水工程遗留问题,确保了业主顺利入住。公司以实际行动践行“讲政治、讲担当、讲格局”的企业责任,不仅有效提升了营商环境满意度,也展现了服务大局、履责尽责的良好形象。
踏浪前行
激流勇进,扬帆起航蓄足澎湃动能
既往的成绩已成为历史,面对新的挑战与机遇,公司正以务实举措,积极谋划下一步发展。
“激流勇进,未来可期。”市自来水公司办公室主任罗平表示,浏阳供水人正以行业“先锋军”的自觉性和使命感,不断探索新的发展布局。面对水费收缴难题,公司在全省率先推行水费预付费制度,截至今年10月底,预存水费金额从零增长至1300万元,水费回收率持续稳定在99.5%以上。
在巩固主业的同时,公司也积极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一方面积极盘活闲置资产,切入直饮水业务新赛道;另一方面创新开拓管道维修、查漏探漏、水质检测等表后增值服务,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在绿色转型方面,公司通过公开招标,引进第三方公司,投资600万元建成第四水厂光伏发电项目,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度融入生产环节。
公司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近年来,市自来水公司公开引进23名给排水、电气自控、管线测量等专业人才,并通过竞聘上岗机制选拔出一批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扎实的骨干走上管理岗位,打造了一支风清气正、能征善战的供水人队伍。
“我们不仅引进人才,更注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市自来水公司工会主席傅壮志表示,在引进人才的基础上,公司建立了一套系统的培养机制。一方面,通过“师徒结对”传承经验,依托“水力量”“水润课堂”等培训班提升员工专业素养,并开展“规范管理年”“提质增效年”等主题活动,强化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常态化组织技能比武、组建青年突击队,并建成集文化展示与休闲学习于一体的党建与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工会阵地,有效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全国总工会现场调研时,对该阵地给予了高度评价。
“面对发展道路上的挑战,我们必将迎难而上;面对行业发展的机遇,我们必须锐意创新;肩负服务民生的责任,我们更要勠力同心!”市自来水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宽表示,公司将以更高标准夯实供水基石,以更活机制激发运营效能,以更优服务润泽千家万户,共同谱写供水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本文链接:https://wap.lyrb.com.cn/content/646955/99/15413195.html
